2025年05月23日
微信

访谈 | 北方一牧者:教会需要给基层传道人提供更多开拓眼界和学习的机会

作者: 刘索菲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5月23日 17:04 |
播放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对于教会领袖更该如此。过去中国教会缺少有学习意识的年轻人,而当这样的人才出现时,教会是否从各个层面都准备好了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呢?

日前,在北方服事将近20年的基层传道人拿但业牧师分享了自己从开始服事到目前为止的两次事工变动,而这两次变动都有一个共同点——在无法突破的窘境中渴望得到装备和学习,却没有机会和渠道。

一成不变的服事

拿但业牧师神学院毕业后,就留在神学院当老师,这一当就是十几年如一日。

学校的生活千篇一律,要做的事情就是上课、上课、再上课。而且上的就是那些课,一年两年、三年四年都是那些课。“到一个地步,你课都不用备了,你就可以讲了,感觉一点挑战都没有了。”由于在这个领域事奉的时间比较久,现状又无法突破,因此,他想换一个服事的位置。

但想离开舒适地地区又谈何容易。虽然是内心驱动他换一个位置,但未来在哪里,方向在哪里,都是一片渺茫。离开的挑战很大,但不离开实在又无法继续忍受下去了。为了这个决定,他祷告了好久,最终上帝通过一些环境,让他不得不离开。而离开后,他奇妙地发现,上帝给他打开了一扇门,他找到了可以委身的教会,也有了新的事奉岗位——巡回。

巡回与委身在一间教会做主任牧师很不一样,你可以去不同的教会讲道或者说是牧养,但又不能参与到当地教会的具体事务中,目的是为了避免与所牧养的教会产生纷争。

拿但业牧师每个月都会去几间教会巡回牧养。

刚接触新的服事时,他里面有用不完的激情,一个月甚至可以讲四五十场道。但几年下来,他发现他又遇到了与过去同样的瓶颈——生活千篇一律,百无聊赖,他感觉自己没有长进,也没有挑战,又面临无法突破了的窘境了。因为巡回去不同的教会都讲同一卷书,好处在于对这卷书非常熟悉了,劣势在于已经没有任何新鲜感了。

而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那些很难改变的信徒。

很难改变的信徒

他表示,有些教会只追求听道,却不行道。

有的教会早晨6点多就起来听道,一上午可以听4个小时的道,中间休息10分钟。午饭后,服事人员还在忙着刷碗,赞美诗就已经响起了,这是要开始下一场听道的记号。

“他们听道听到一个地步,把听道当成爱主,把听道和爱主画等号了。我听道就是爱主,所以你就讲,拼命地讲,拼命地讲。这些人什么道没听过……但一成不变。”

拿但业牧师这样描述这些信徒:“这么多年听道,这么多年没有改变。而且比方说,找些同工一起学习,大家回应一下,但都没有。你来了就讲,就让你讲,就让你一个人讲,永远都是这样。他们什么道都听过,几十年了。他们不怕被拖垮,我都被拖垮了……面对这群人,谁都能牧养他们,他们只需要一个讲道的就行。”

“唱唱歌,敬拜敬拜。”这是很多教会对于聚会的认识。那小组聚会呢?有人认为,小组聚会中,你讲一句,他讲一句,这叫什么聚会?

无法突破的痛苦

一天到晚面对几个人,甚至好几年面对同一群人,而这群人又无法有真正的生命的改变。如果牧者有这样的呼召,还可以紧紧抓住这个呼召去服事;但如果牧者没有这样的呼召,那么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而教会也很少安排他们外出学习。在拿但业牧师的记忆里,只有他刚来到教会不久后,有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拿但业牧师作为带队人员参加。其实,教会也不是不给领袖提供装备的机会,但问题是这个名额很有限,轮到作为基层传道人的拿但业牧师时,已经没有名额了,因为在他前面还有这个领袖、那个领袖、这个小组长、那个小组长。在底层过着循环往复的生活,久而久之人就非常疲倦了。

目前,他又面对同样的艰难,感觉自己无法有长进,无法再突破。因此,他也在考虑接下来的服事方向。

因经济困难传道人离开服事岗位?——不,是因看不到方向和动力

最近几年,因经济的艰难,不少传道人离开了服事的岗位,选择赚钱养家。拿但业牧师没有否认这种现象,但他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却有不同的认识——不是因为钱走不下去,而是因为看不到方向、动力和希望。

拿但业牧师说:“我认识的这些人走不下去,其实和钱关系都不大,因为大家都穷。”他回忆在神学院当老师的那些年,一年的收入也就1千多一点点,但好在吃住都在学校。那个时候,再穷都愿意服事,而且服事得很热心。现在再穷还能穷到哪里去呢?

但服事的时间久了,就会产生疑惑——我到底在干什么呢?一天到晚就这样干,消磨到最后,连服事的意志也没了。“大家不是因为穷的原因,是服事到一个地步,看不到方向了,也就是说没有那个动力了。”

可能有些人离开确实和经济艰难有关系,但即便再难,现在也比过去好很多了。但为什么传道人还要离开呢?“因为大家看不到希望。”

创造机会去学习

虽然可以理解教会无法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因为教会大了,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但拿但业牧师表示自己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他也可以选择躺平,但他不喜欢这种生活方式。而他的个性是喜欢冒险,喜欢去各地到处走走看看,喜欢尝试和接触新鲜事物。比如,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和招牌,虽然拿但业牧师不是特别喜欢当地的某些特色小吃,但还是会隔一段时间就去尝尝;而他和师母在一次团契中,去挑战了让很多人都望而生畏的极限运动。

他表示,他很想去学习和装备一下自己,否则感觉自己一辈子就这么回事了,再也无法突破了。前段时间,在别人的推荐下,他得到了这样的机会,并且在学习中有了很多更新。而所需的费用除了自己支付一部分外,弟兄姐妹和教会也给他奉献了一些。他告白:“我觉得上帝给的也够用。”

“就算教会不给我们创造机会,如果我们自己再不创造机会,我们就彻底没有眼界了,也就没有看见,没有方向,然后永远好像就这样了。”40多岁的拿但业牧师还算年轻,还想“闯”一下。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congerdesign via pixabay.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